經典評估: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編者按: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吹響了全國防疫的“集結號”。本次疫情對房地產市場而言,可以說是一次大考。但是依然有很多的企業在這次“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他們率先反應,發揮自身優勢;他們勇于創新,迎難而上;他們敢于突破,表現出色。他們都是這個新時代里推動房地產市場變革的重要力量。那么,此次疫情究竟對房地產行業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企業又是如何應對的?信心如何建立?來看《致敬不平凡——榜樣2020湖南房地產行業發展記錄》采訪近50家房地產開發、物業、中介企業,聽他們訴說2020年中“不一樣”的故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房地產商品化的探索之一,經有關部門批準,湖南省第一家專業評估機構——“長沙市房地產評估事務所”成立,隸屬長沙市房產局直管。由于起步早,長沙約八成的執業注冊房地產估價師都在該所,技術力量雄厚。2020年,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事業單位下屬的企業進行脫鉤改制,原長沙市房地產評估事務所整體改制為湖南經典房地產評估咨詢有限公司。一晃28年過去了,經典公司的發展歷程如何?2020年疫情之下,企業又經歷了什么呢?來聽經典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王勇的講述。
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做大做強
“那時候很多人對經典的未來并不看好,甚至有人斷言撐不過3年。” 經典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王勇回憶。初期公司只有幾個人,又一直在事業單位工作,對外面市場經濟很陌生,對公司如何運營,怎樣開展業務,大家心里都沒底。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響應國家號召,主動打破鐵飯碗,自尋業務,自謀發展,為當時事業單位人員分流做出了貢獻。但外界并不看好他們,有很多質疑的聲音。
面對困難,經典評估的開拓者們并不氣餒。雖說只有幾個人,但大家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拓展業務、提升專業技能。成立3年左右,已經熟練掌握了市場化運作理念,發展勢頭讓此前不看好的人也有所改觀。
事實上,作為全國建設系統第一批脫鉤改制的房地產評估機構和湖南省第一家完成脫鉤改制的房地產評估企業,經典評估一直是行業內的精英匯集地,不僅自身不斷發展,也為長沙本地乃至湖南的評估行業輸送了眾多評估專業人才,為湖南省房地產評估行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作為省內較早將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具體運用到課稅評估、抵押評估、司法鑒定評估和房屋拆遷(征收)評估的機構,經典評估自主研發了“湖南經典房地產價格評估管理系統”,建立“經典服務平臺”,實現了綜合業務管理系統及智能輔助估價系統相結合;開發的住宅類、辦公類、商業類自動化估價系統,現已投入使用。近年來,經典評估還率先引入大數據分析概念,運用計算機軟件對海量房地產交易數據進行篩選與歸集,確定合適的公式與算法,形成一套高效的批量評估系統。并成功運用到湘潭市地稅局房產稅評估、長沙市存量房交易納稅評估,實現了手工評估向計算機批量評估的飛越。
如今,經典評估共有各類評估專業人才120余人。其中,專家級注冊房地產估價師5人,高級注冊房地產估價師5人,國際不動產咨詢師5人,美國評估學會會員2人,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會員3人,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3人。公司在職注冊房地產估價師29人,注冊土地估價師14人,注冊資產評估師5人。
從2001年獲得湖南省唯一“放心中介”評估機構殊榮,到2011年成為中國房地產估價師學會授牌的全國17家“全國知名房地產評估機構”之一,經典評估獲得的榮譽不勝枚舉。作為省房地產業協會輪值主任單位、長沙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輪值會長單位,經典評估還主持和參與制定了多項涉及房地產征收評估和房地產評估報告評審標準等評估技術指引與行業技術標準。
目前,經典評估的經營區域早已走出了長沙,業務觸角已遍及常德、懷化、株洲、益陽、婁底等地市,業務版圖不斷擴張。
與時俱進 技術提升效率
2020年初,全國遭遇新冠疫情的沖擊,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影響,經典評估也不例外。“面對嚴峻的疫情,我們業務并沒有完全停滯,在確保防疫到位的前提下,一些工作會轉到線上開展。”王勇介紹。按照防疫的統一要求,疫情期間我們盡量做到不聚集,人員疏散在家辦公,通過網絡處理日常事務。原則上,暫停派出人員赴現場實地查勘,取得代之的是通過手機視頻遠程察看現場,再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計算得出評估初步結果,出具預估函。總之,凡是能通過網絡解決的工作,都會一一對接好客戶,將影響降到最低。
2020年3、4月,我國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各個行業逐步復工,銀行放貸逐漸正常、舊改工作和以前年度的征收收尾工作也在有序進行,經典評估的工作也逐步進入了正軌。但疫情對業務的影響還是很明顯的,評估的整體業務量與往年相比,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目前國外的疫情還是很嚴重,國內的防疫工作依然很嚴峻,整個市場要想完全恢復還有待時日”。王勇坦言,相對疫情的沖擊,評估行業如今的發展形勢就是壓力越來越大。
簡單來講,隨著銀行放貸的總量控制和“棚改”變“舊改”的新做法,都造成了評估機構抵押評估和征收評估業務的萎縮。此外,以前評估公司數量少,如今評估企業越來越多,僧多粥少,競爭日趨白熱化;一些金融機構規范了評估費繳納主體,評估費由銀行自付,為了節約成本,銀行普遍采用招標等方式確定入圍的評估機構,大幅度壓低了評估收費;司法處置拍賣也已由原線下評估拍賣轉到線上進行,拍賣標的價格的確定方式也開始多樣化,不再僅限評估一種方式。這些,都對評估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勢利導,經典評估一直在采取相應措施來應對各方壓力。王勇介紹,公司在做的一是開源,即除了穩定原有的傳統評估業務外,不斷開拓評估新領域,尋找更多潛在客戶源。如,近年來,很多企業之間的兼并收購增多,地方和部隊的土地置換業務也在開展,原國有公司對下屬的商業鋪面重新進行市場租金調查確定,等等,雙方的經濟行為都涉及到對資產的評估業務;二是節流,即通過大數據分析的運用來提升工作效率,通過自動化信息處理系統,來滿足那些時效性要求高的業務。早在2010年前后,經典評估就開發了輔助評估系統,掌握了湖南大多城市的房地產基礎數據,并逐年更新。通過自動化辦公、無紙化辦公,節約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大數據分析在各行各業的運用,大家早已耳濡目染。經典評估著眼未來數據化時代,瞄準房地產咨詢高端業務。作為全國首家房地產評估數據公司——深圳中房評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的聯盟成員之一,經典評估承接了該聯盟的技術研發中心。目前,已開發出住宅類及辦公類房地產自動化估價系統并投入使用,為行業技術創新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盡管市場壓力大,但王勇表示經典評估對未來依舊充滿信心。他介紹,公司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會嚴守執業道德和行業準則,從普通員工到管理層都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放在首位,不會以犧牲職業道德為代價去換取業務量,不會為賺錢去做一些違背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違背執業道德的事,堅決杜絕出具虛假和有重大遺漏的報告。對經典評估而言,推動行業進步,為社會做出貢獻,才是一家企業應該做的。